您现在的位置: 福建招生考试网 > 高考 > 全国高考 > 河南高考 > 文章正文
 
河南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会议召开
2007-4-5 来源:河南招生考试信息网 【字体:小 大】
  “招生工作是全省社会生活中的一件大事,是国家选拔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,事关广大考生和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,事关国家考试的信誉和政府的形象,事关社会和谐和稳定。各地、各有关部门、各高校一定要站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,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更加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,扎实工作,开拓进取,圆满完成招生工作的各项任务,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七大胜利召开!” 

  4月4日上午,在全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会议上,副省长王菊梅对在场的全体工作人员提出了殷切希望。 

  会议总结了2006年全省的招生工作情况,分析了当前招生工作形势,安排部署了2007年的招生计划和招生工作。 

  会上,省政府与各省辖市政府,省教育厅与各省辖市教育局、各高校,省招办与各省辖市招办分别签订了责任书,目的是明确落实责任,确保今年全省招生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。 

  王菊梅副省长在会上肯定了我省去年招生工作取得的显著成绩,并提醒大家要充分认识今年升学矛盾更加突出、考试安全面临挑战、招生队伍素质亟待提高等新情况、新问题,统一思想,提高认识,切实增强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。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高等教育工作的全局,深化高等教育改革,适度扩大规模,提高教育质量;合理编制招生计划,优化学科专业结构;要加强招生计划管理,规范招生行为,维护高等教育的声誉,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高等教育的需求。今年的招生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、公平正义的价值取向,抓住关键环节,创新工作机制,周密安排,强化管理,继续整肃考风考纪,着力抓好安全保密工作,全面深入实施阳光工程,为考生提供优质服务,为高校提供优秀生源,为社会树立良好形象。 

  王菊梅强调,高考是国家考试,招生是政府行为,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,管理重心要下移,一级抓一级,层层抓落实。各级政府要加强统筹协调,教育及招生部门要牵头负责,会同有关部门从各个方面保证高考顺利、安全进行,为招生考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。新闻宣传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,坚持正面宣传,对于招生考试环节的报道,要严格把关,涉及重大问题的宣传,要核准情况,经批准后再予以报道,防止炒作误导。 

  省教育厅厅长蒋笃运在会上作了题为“坚持科学发展,规范招生管理,促进我省高等教育持续协调健康发展”的报告。在全面分析了今年我省招生计划安排和招生工作面临的形势后,蒋笃运强调,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计划安排和招生工作,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,以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为重点,适度扩大招生规模,充分发挥计划管理的宏观调控作用,引导高校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。要下功夫加强学校管理,突出办学特色,提高办学水平,改善办学条件,促进教育公平,全力维护学校稳定,促进我省高等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。 

  蒋笃运提出,要强化考试安全,实行阳光招生,努力做好让人民满意的招生工作。一要严格考生报名管理,从源头上防范舞弊,重点查处高二学生、高校在校生报考和同一考生异地重复报考,严格审查政策性加分照顾项目;二要人防技防结合,严密防范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弊,严格考试队伍管理,严格普通高中和高校在校生管理和考试纪律教育,严格试卷安全保密管理,确保考试安全;三要严格规范招生行为,严格招生计划执行管理、规范录取工作程序、加强民办高校和独立学院招生管理、进一步规范特殊形式招生管理;四要按照“巩固、深化、提高、发展”的方针进一步完善阳光工程,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;五要加大监督检查工作力度,严肃查处各种违法违纪案件,坚决维护正常招生秩序,保护人民群众利益;六要扎实推进普通高考网上评卷,组织好培训和宣传工作,确保改革顺利成功。 

  蒋笃运在讲话中强调,教育部门、招生部门和各高校、各中学要尽职尽责,扎实工作,加强领导,精心组织,确保招生工作顺利进行。要严格实行招生考试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;突出抓好考风考纪薄弱地区的指导与监督;妥善处置突发事件;加强招生计划管理;加大宣传工作力度,营造和谐招生环境。

  据了解,今年全省高考考生预计85万人。2007年国家核定我省普通本专科招生规模为32.62万人,其中,本科13.62万人,专科19万人。本专科总规模比上年计划数增加2.52万人,增长8.37%。考虑到我省的实际情况,经省政府同意,我们实际安排招生计划36万人,比上年实际招生增长7%。其中本科安排14.3万人,比上年实际招生增长13%;专科安排19.38万人,比上年实际招生增长3%。为保证专科计划的完成,今年继续按20%的比例安排调节性计划。另外,专升本计划安排2.4万人。 

  会议由省人民政府副秘书长李建庄主持,省招生委员会成员单位,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,各省辖市及巩义、永城、项城、固始、邓州5县(市)政府副市长、副县长、教育局长、招办主任、计划科长,教育厅、省招办有关人员共400余人参加了会议。 
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 
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.
②本网转载的文/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.
  资料库
·自主招生高校名单截止2007年共59所
·2007年具有成人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成人高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励志奖学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申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管
·普通本科高校、高等职业学校国家奖学金管
·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独立学
·2007中国独立学院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10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最受媒体关注民办大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中国民办大学学费排行榜
·中国校友会网2007年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10
·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
·截止2007年5月8日具有招生资格的专科/高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物资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教师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生情况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成果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学术资源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声誉排行
·2007年中国大学排行榜综合指标排行
·具有教授或者副教授评审权的高等学校名单
·教育部关于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教育高职高
·留学中介服务机构名单(截至2007年3月15日
·厦门市被批准正式成立的民办高校名单
·中央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院校名单
·民办高等学校办学管理若干规定
·部分外国语专业单独招生试点高校名单
·香港最佳大学排名公布 港大等位列三甲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侨学生高考补习班学校名
·开设港、澳、台、华侨学生预科班学校名单
·部分招收华侨、港澳地区及台湾省学生学校
·全球MBA百强榜出炉
·2003-2007年贵州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云南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新疆区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甘肃省大学前3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西自治区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福建省大学前4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四川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浙江省大学前7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东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辽宁省大学前12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吉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陕西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江苏省大学前13名排行
·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外籍人员子女学校名单
·2003-2007年湖南省大学前6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湖北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黑龙江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河北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广东省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安徽省大学前8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山西省大学前5名排行
·2003-2007年上海市大学前10名排行
·2003-2007年北京市大学前20名排行
·福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名单
·具有推荐保送生资格的外国语中学名单
·2007中国大学排行榜新鲜出炉清华大学连续
·2007中国35所研究型大学综合实力一览表
·2007中国一流大学名单隆重揭幕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自然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医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文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社会科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农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历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经济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教育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管理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工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法学A等学校
·2007中国大学哲学本科A++级专业学校名单